程式翻譯與文化引介 — 論譯法風格,兼談 breadcumb、permission、lint 等譯詞
當一位譯者在考量某個詞彙的翻譯時,必須一併考量原作者本身的文化背景,以及自身語言的文化背景,如此才能得出好的、如實呈現的翻譯。
信實傳遞原文化背景,並以自身語言貼切表達(思果提出的信達貼守則)
以 Weblate 為例,翻譯編輯器除了一般模式外,還有一個提供譯者心識狀態更專注於翻譯的 Zen mode;另外,翻譯專案下也提供一個 Insight 項目向內觀看專案下的大略樣貌,像是翻譯的歷史、活動、統計數據資料等。
如果譯者稍微瞭解近期佛教發展的動態,以及美國嬉皮文化引領的新世紀風潮,甚至到後來心理學浪潮,如心流、正念冥想、超覺靜坐等技巧,便知道作者可能有過相關體驗而特意採用(賈伯斯學禪亦是曾浸在這個文化背景中),Zen、Insight 都是內觀禪修很常見到的英語用字。
因此,這裡的 Zen mode 將之譯為「禪譯模式」(帶有禪意的心流翻譯模式),Insight 直接對應為「內觀」(往內觀看專案的內在樣貌)。Zen 與 Insight 這些皆是作者選擇採用的譬喻詞,而不說 Mind-flow mode、In-project stats。
說穿了,今日若有譯者認為 Zen 此處不該譯成禪譯、Insight 不該譯成內觀,打算依照自身理解與此處作用去描述它,例如改說是「連續模式」(Continuous mode), 或「概觀」(Overview)、「數據統計」(Stats) 諸如此類,等同指明他不懂相關的文化背景脈絡,亦不打算深入瞭解原作者心思,只想以自身見解自行解釋。
一旦完全丟失了原作者採用該詞語想表達出的旨意,這樣一來就不是譯介,而是譯者主觀詮釋的個人改作。
========
再來曾見到網友討論 breadcumb 的翻譯,抨擊不應該直譯為「麵包屑」云云。
========
磅蛋糕,出自嘉義的「自由が丘」小店 |
再來曾見到網友討論 breadcumb 的翻譯,抨擊不應該直譯為「麵包屑」云云。
其實,如果譯者慧根夠,就會知道作者採用此字眼的典故出自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糖果屋。糖果屋的故事在臺灣同樣廣受歡迎,幾乎眾所皆知。讀者多半看見這個字眼後,稍微動點腦筋就會想到糖果屋,心中立刻會有相應的概念浮現出來,這也就原作者採用這個字眼的用意。
在這個案例中,甚至可以說兩個語言間的文化脈絡是互通的。
更換原文意思概念,以操作導向或個人解讀來表達(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
若另外譯為諸如「網址導覽指引」之類的詞語,無異畫蛇添足,反而無法給予讀者從直譯詞語理解其暗示資訊,在秒懂時發出「啊哈」一聲 (Aha! moment) 的會心一笑。
這種譯法讓讀者又隔了一層紗,搞不懂原文 breadcumb 的語意脈絡,甚至第一次看到英文資訊時,還要自行重新理解一遍。
當翻譯失去文化引介的作用之後,本質上就不算是如實「翻譯」了,而另屬於「改作」範疇。
像「網址導覽指引」這種翻譯風格,是譯者以實際操作介面,或其所理解的個人解析,另行轉意(非轉譯)的「作用理解式」改寫。
這其實也相當常見,方便台灣讀者在去脈絡的情境下,直接跳過文化引介的門檻,以翻譯詞直接理解介面中該詞語的「實際作用」為何。
========
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不等義/失義,譯者主觀詮釋,另行改寫 Adaption)
例如設定 Permission 的介面,很常被翻譯成「權限」,但實際上 Permission 是指得到許可的取用權利,是設定賦予使用者什麼權利的意思。而得以行使權利,中文稱為「權能」。
這裡的「權限」是「權利限制」,類似速限、速度限制,在中文語境下,是指預先全部都加上限制,有需要時再特別為其開通需要的權利(語境用途:取用權遮罩,Permission mask)。
之所以用權限,是譯者為了讓讀者方便知道,這裡是在「設定使用權利相關限制」的地方,跳過 Permission 允許、賦予權利的本意,改成方便讀者理解「權利限制設定」的「權限」(Restriction of rights)。
如果譯者在翻譯前,還不知道 Permission 當初這是譯者自行「理解作用」而翻譯成權限,就直接套用,會造成重大的中文詞語錯亂問題。在中文語言的文字本意下,權限是指「特定或受限的權力範圍」。
結果譯者誤將「Permission denied」譯成「沒有權限」(和沒有速限同個概念,實際應改正為「沒有權能」),而沒有權限的話,不就是沒有任何限制、權力沒有範圍了嗎?
那使用者都可以為所欲為了,意義完全相反啊!那可是系統管理員的意思啊!真要用權限(權力可行使的特定範圍)一詞,應改為「沒有對應權限」、「未取得適當權限」或「超出權限範圍」等。
再回過頭來看,這裡的原文是指「取用遭拒」,即「沒有取用權」的意思呢⋯⋯
這種跨越作者原意,丟失原脈絡的「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風格必須相當謹慎,而且譯者應當先寫在內部翻譯溝通管道裡,讓所有其他譯者都知道,也方便後面的參與者知悉,才不會模糊翻譯直上。
直到今日都還能見到微軟、Google 僱用的專業翻譯社,仍陸續翻譯出「沒有權限」這種超譯 Permission 原義的翻譯事件。這種不良對應翻譯已經遍布其幾乎旗下所有作品,積非成是,覆水難收了⋯⋯
譯者對詞語的不小心,讓全民逐漸把英文的 Permission 誤理解為「權限」(實際意思本該是 Getting permitted rights,卻對應成 Restricted extent of the authority) ,交相混淆;所以譯者不可不慎啊!務必謹慎對待「作用理解式」翻譯風格,如果有類似翻譯風格的條目為模糊翻譯,請查證原文意義。
註:中文的權限,除了受限制的權利外,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指政府機關或國家權力,在受到限制下其影響力所及的特定範圍,如國家、政府機關、公民團體等的權限。該詞對應法律、政治、治理領域用語的 Authority,由日文用詞権限而來,類似中文的「職權」,是文化交流後的影響。
然而,將 Permission 譯作意為權限(職權)的 Authority,仍是一種脫離原文脈絡的轉意改寫,不信實、不貼切;而且正規的中文語法下也只會說其權限到哪裡、或是超出其權限範圍、沒有對應權限,至於「沒有權限」等翻譯,在此情境下依然是中文表達不當。
=======
中文套件一詞的翻譯濫用,也是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的著名案例。
就譯者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時,想說這種在原軟體上,再加裝一些新功能的概念,就像為車子安裝不同套件升級吧!所以 Extension 擴充套件、Addon 附加套件、Package 套件、Office Suite 辦公套件、Distribution 散布套件⋯⋯這一系列轉意改為套件的翻譯全部出爐,實在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
原文中約定俗成的用語應採直譯 (類同形式對等翻譯 formal equivalent)
至於前面文章曾討論過的 bug、patch 等,這都是有典故的,請見這篇。因為有典故,後來約定俗成,就變成英文的「成語」,用 bug 借代為程式碼中的錯誤,用 patch 借代為程式碼的修正,並且廣為流傳,成了大家都知道的日常用詞,普及進入大眾文化中。
在這類案例中,唯有將 bug 和 patch 翻譯為臭蟲(煩人的蟲)和補丁(或修補檔),才能如實反映出原文語言中的背景文化,並且將這個文化像是搭橋一般介紹到譯者的語言文化中。若轉意改為「程式碼錯誤」(Code error)、「程式碼修正」(Code fix),雖然也能讓讀者瞭解,但譯文卻丟失了原文中背後的文化脈絡菁華,只剩糟粕。
甚至,讓譯者語言文化衍生出新的、無法解釋的問題:為何程式碼錯誤的圖案是都是用蟲子?為什麼程式碼修正的圖案會是用貼布?
這時就不適合再以譯者所理解的作用,跨越脈絡去轉意改寫。只有將 bug 和 patch,或是 virus、worm 等這類相當普及的原文譬喻借代詞,如實直接對應翻譯,才能將原文世界中的普及用語文化,引入譯者的語言文化中。
這時就不適合再以譯者所理解的作用,跨越脈絡去轉意改寫。只有將 bug 和 patch,或是 virus、worm 等這類相當普及的原文譬喻借代詞,如實直接對應翻譯,才能將原文世界中的普及用語文化,引入譯者的語言文化中。
好奇臭蟲和補丁為何的讀者,自會去探查原因,進而瞭解這些約定俗成用語的「通俗」典故,達成譯者應該做的文化橋接目標。
譯者必須意識到,所謂翻譯,除了翻譯本身外,由於翻譯對象領域多半是自身語言文化中尚缺乏、未成熟、正在擴展的新版圖,所以還負有打造自身語言新領域文化的責任在。
========
專業的晦澀黑話不翻譯,或採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
再來聊另一個例子 Lint,起源自 lint,指「衣物上掉下來的毛絮、線頭」。
linter 程式的誕生,就是原作者的譬喻加借代,指稱「清除洗衣機或烘衣機裡面設計用來收集這些毛絮團塊的裝置 (有一個 lint trap 收集槽)」。所以最早在 Unix 中出現時,設計師以 lint 來命名這個程式。
在中文語言裡,毛絮也無法當作動詞用,如果譯者只講「毛絮」,或甚至「收集毛絮」都會讓人不知所云。這個詞是高度專業的資訊領域用語,俗稱「行話」或「黑話」,相較於通俗常見的
bug 或 patch 等,反而只有程式設計專業才會見到,門檻極高。所以,僅有極少數人可能查得到 lint 或 linter
的命名起源歷史,更別說是翻譯成毛絮後,這些專業人士會有多少人能讀懂了。
此時兩方文化沒有共同脈絡,用詞甚至過於冷僻,而直譯詞也脫離中文語法,無法順利橋接。因此,lint 我一般維持程式原名 lint(全部小寫),就當它是專用的程式名稱。
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便極為不適合直譯。真要翻譯,就必須採用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lint 如果是當作動詞用的話,則可以說他是梳理;linter 則可稱為「梳理器」。
譯者要注意的是,「lint 在此的作用是梳理,但梳理並不是 lint 的翻譯」,只是從作用來理解這個字背後的意義,並依此轉意改為梳理來稱呼它。
========
每個翻譯都是譯者的創作
總結來說,如果譯者無法盡可能表達出原作者所想表達的,那麼比起翻譯,更像是用自己的話說一次,有時候是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也可以說是「超譯」。是故,不同的譯者會有不同的翻譯,而不同的翻譯都可視為不同的「創作」。根據譯者自身程度而定,貼近原作的緊密度就會有所差異。信達貼
而好翻譯的評判標準呢?就是用原語言和文化的眼光,去看翻譯是否貼切。去想像作者今天如果同時間也能流暢地講國語、寫中文,那麼同樣的句子他會怎麼說?以這樣的脈絡去思考,才能改善譯作貼合原作語言、文化的程度。不過有時候也還需要考慮,如果真的這樣翻譯,讀者是不是有機會看得懂?例如上面討論的 lint 案例,毛絮和梳理,而在中文裡的毛絮,是不可能作為動詞用的。權衡之下,還是必須採用作用理解式轉意改寫。
又如果各種翻譯風格都可以,到底要用哪種才最會適合呢?這也是翻譯最困難的地方。
當地本位風格翻譯(意譯,類同功能對等翻譯 functional equivalent)
最後,還有一種資訊領域翻譯極少用的風格,稱為「當地本位風格譯法」。就是作者今天如果突然不會自己的語言,也不懂自己的文化了,卻說得一口好國語、寫得一手好作文,還懂各種當地人的風俗文化,那麼同樣的句子他會怎麼說?
這種譯法風格,不須考慮文化引介、也不須以原作者創作時的背景脈絡表達。
翻譯出來的成品,就會很像是一個台灣人寫的,非常道地的地方性程式一樣。有一些很想與在地文化接軌的軟體程式,則可能會以這種語氣與說法來翻譯。這其實也更偏向於改作,而非照實翻譯。
翻譯原文出自於他語,轉換時基於語言特性無法完全對等,以及兩地文化差異的緣故,只能盡可能對應、貼近,故程式翻譯一定會有翻譯味存在。在程式翻譯領域中,實務作業上以譯完原文意義,並貼切表達為主;較少花費時間心力雕琢成純母語風格,更何況乎這類譯文風格會大受譯者的語文造詣、主觀詮釋影響。
若要如此執行,則必須整套程式都採同樣風格,專案越大越多人參與越難控管,不同譯者間的語文表達方式都有差異,最後必須有一人再次以其主觀統一,重複勞動。即便完成了,也會和系統中的他家程式語感有所落差。除非是整套系統都能控管,以及業主要求,否則一般不會採用這種翻譯風格。
以上為個人對翻譯風格與文化引介的看法,謹供有心於精進資訊領域或程式翻譯的譯者參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