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軟體庫、Package 軟體包和 Extension 擴充套件
日常生活中的用語
我想,就先從購買個 DIY 包講起,想 DIY 什麼都無所謂,不管你要組裝的是桌椅、櫃子、熱感應器、自動灑水系統… 什麼都行,總之就來想像一下這套流程,來看看我們所見的日常用語。流程大約是:
- 先前往購物網站查閱所要的產品,例如椅子,下單。
- 網站把根據票單去倉儲系統的指定倉庫中找出這個廠商已經封裝成箱子的椅子DIY包,然後透過物流遞送給指定的收取處,你前去提領包裹。
- 你將包裹拿回房間,拆解包裝,拿出DIY包中的所有物件,包括分別包裝的套件、說明書、保固書等。
- 你根據說明書,將套件包拆開,取出內裝的零組件,逐步依照指示組裝成不同的部件,例如下盤的五爪輪子、可調整高低的中柱、椅墊與把手。
- 最後你將不同部件結合,終於成就了一張新椅子。
再來,我們來思想買車的情況,在選定車型、顏色後,車商會提供不同的配備與套件列表讓我們能進一步擴充車子的功能或性能,例如可以加裝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停車輔助套件… 等;尤有甚者,甚至提供可改裝、升級的套件,例如空氣動力套件等。
將詞彙整理與列出代表意義後可得到:
- 物品 => 件
- 零散的物品 => 零件
- 組裝後可提供某功能的成套零件 => 套件
- 將套件打包裝起來 => 套件包
- 將最終可組成某產品之最低限度部件之眾套件包裝成箱 => 某產品的箱子
- 廠商存放各種產品箱子的所在 => 倉庫
- 擁有許多倉庫構成的貨品存放體系 => 倉儲系統
- 將該產品的箱子或許多購買物品再裝箱後寫上收貨地址與收貨人 => 打包成包裹
論翻譯
在軟體管理領域的世界中,Repository 同真實世界一樣,是存放 Package 的地方,軟體們被打包裝箱封存成一包包的 Package,放在 Repository 中,即為箱子與倉庫之間的關係。
至於 Extension,是針對某個特定軟體,使其再擴增額外功能的軟體組件。
所以針對軟體管理系統的情境下,我個人會把 Package 說是「軟體包」,存放在 Repository「軟體庫」中 。這是畢竟直接說箱子和倉庫,會令人摸不著情境處在軟體管理系統下的頭緒,此時若譯者多給予提示說軟體箱、軟體倉庫則會好一些。
此外,將軟體打包封存成一個個 Package 的動作,我們既然都稱之為打包,那麼說是軟體包就更直覺了;軟體倉庫也過於冗長,只要說是軟體庫就能表達。
之所以最早 Package 被譯為套件,是譯者根據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的行為作用,自行理解 Package 很像是他以為的套件,可以用來打造出自己想要的作業系統,所以將 Package 轉成了另一個意思,而非套件一詞就是 Package 的翻譯。這種譯法風格,稱之為「作用理解式轉意風」,其實已脫離原文脈絡,屬於譯者自己的改寫。
對於熱愛用套件比擬一切的翻譯夥伴,我會建議用「套件包」搭配「套件庫」使用為佳;但不推薦,因為容易與資訊界中常講的其他套件碰撞,例如接下來要提的擴充套件就是一例。
那麼談及特定軟體中可額外擴增功能的 Extension,例如 Firefox、GNOME Shell 等的眾多擴充組件,我會直接說是「擴充套件」,除了表達出可以擴充原軟體功能外,也能直接對應到日常中相同情境的套件概念(如上述汽車的例子),讓讀者可以輕鬆體會。
註:在軟體管理領域之外,也有些軟體會把類似 module、extension 這種性質的組件稱為 package,這時翻譯為「套件 (包)」就不會失真,是較合適的翻譯。
其他備考
Software suite 套裝軟體Office suite 辦公套裝軟體
參考
1. 套件用法之產品網站:DIY 套件包2. 套件用法之汽車網站:配備套件
3. 採軟體包描述之網站:鳥哥的私房菜
4. 採軟體包翻譯之介紹:pacman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