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7的文章

Permission 取用權/權能; Permission denied 取用遭拒; Ask for permission 請求取用權/權能; Don't have the right permission to 無權/沒有權能

圖片
一般而言,Permission 在描述檔案或功能的「可取用權利」設定情境下,建議翻譯為「 權能 」。 若譯為「權限」可以接受,但譯者要注意它不是 Permission 的對應翻譯,而是轉變了意思概念的說法 (即職權、特定權力範圍的概念,英文為 Authority)。 至於其他如程式取用權的設定,例如攝相機、地理位置,或是隱私設定⋯ ⋯ 等授權程式存取與否的情境,則建議翻譯為「 取用權 」。 ====== 在軟體界的翻譯中,對於 Permission 的翻譯,常見一項重大失誤,讓我們來繼續看下去, 例:Permission denied. 沒有權限。(中文實際意義類同行車時沒有速限,可以 踩下油門貼地飛行囉) ;原文應譯為:沒有權能/取用遭拒 Permission 是 Permit 的名詞。 讓我們來看 Meriam-Webmaster 字典對 Permit 的英文解釋: Transitive verb 1 : to consent to expressly or formally permit access to records 2 : to give leave : authorize 3 : to make possible the design permits easy access   Intransitive verb : to give an opportunity : allow if time permits   簡單說,Permit 對應到中文就是「允許」「許可」「得以」的概念。Permission 就是得到允許、...

這幾天

這幾天打算把 Inkscape 網站平臺的翻譯翻完推回官方 (done. 2017/11/20),然後補一兩篇 GNU 網站上的翻譯 (2017/11/21 校對文章〈 為什麼軟體不應該有其所有者 〉; 2017/11/22 翻譯文章〈 關於 GNU 〉、〈 GNU 歷史概覽 〉)。 接著就會繼續《LibreOffice 排版設計》的翻譯了! LibreOffice 6 的 Beta 都出來了,最近會先趕 6 的翻譯,然後接《LibreOffice 排版設計》。 打算是這樣。XD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之前看到賈伯斯傳,把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段雜誌上最後一集告別作的話語翻譯為「求知若渇、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類似孔子說「學而不饜」的不饜,但不僅限於學或求知,更可以是創作、發明、設計……任何事務。讀傳記,可知賈伯斯是半途輟學的人,只有對追求目標不滿足而已。 Stay foolish 類似蘇軾說「大智若愚」的若愚,但不單純是大智,而更可能是堅持或固執……等任何態度。 讀傳記,可知賈伯斯可是驕傲自滿的人,從不虛心。 所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 對於 Steve Jobs 本人 閱讀時的理解,推論不會是 求知 若渴、 虛心 若愚。 或許可以新創個成語:不饜執愚、常飢常愚、又餓又笨、若渴若愚。 如果想要使用類似的古人成語,或許可以「學而不厭。愚公移山。」逼近之,但仍有差異就是。 附註 斯圖爾特·布蘭特(Stewart Brand)在接受德國一家叫《The European Magazine》的媒體採訪的時候也講到了他寫下這句話的原意: The European: 你提到了關於驚訝和驚喜這樣的看法。記得在1974年的《地球概覽》雜誌的背後有這樣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跟你剛才說的很像。是什麼意思呢? 布蘭特:它的意思是,你需要有像初學者那樣的心態去看待新事物。我們需要自信以及好奇心的結合。那是根植於我們天性之深處的一種機會主義 (opportunism),並且這是一種樂觀的心態。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因為我的愚蠢而死呢。我們還是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吧,讓我們一起來冒險。這句話 說的是, 我們的知識永遠都是不夠的,並且我們需要因此而做點什麼 。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會打開你的心智,去進行探索。它還表示你要拋開那些社會結構以及意 識形態給你的解釋。我很喜歡你們跟Wade Davis的採訪。 他就講得很清楚我們為什麼應該讓原住民的文化保持原來的狀況。這也是Rosetta項目背後的想法。大多數美國人只會說一門語言,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而 學會了多一門語言,你才會對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維更為敏感。我們需要擴大我們認知的範圍。我認為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擁抱互聯網,擁抱科 學,經常去旅行,去了解那些跟你不...

時間

圖片
時間,即「時」之「間」也,其如空間一同,有前後、上下、左右之立體三維,而人類之內在感知能力,僅能行走在時間的單向單徑之途,這便是人類所能直覺理解的時間。 上述解說可參見: 《金剛經》提及如來說法:「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之所以不可得,或許正是因為在時間裡,實無過去、現在、未來之分,只有存在之故。 ================= 俺是分隔線================= 原先,打算花時間讀點書,準備個考試,接著往自己想走的方向邁進。前幾日,朋友忽然提及中國醫藥大學有為醫師、牙醫師開設的針灸訓練班課程(註:依行政院衛生署七十六年十月五日衛署醫字第六八九八二八號函,醫師或牙醫師執行針灸醫療業務須經中國醫藥大學針灸訓練班結業,始得為之);才突然驚覺,「對啊!這個資訊我以前就知道了,但怎麼沒特別注意到呢?」,追查之下,得知明年四月起在台中有第100期的研修班。「唉呀,這不就根我原先想準備的考試撞期了嗎?若無法參加,其一年一度之故,只能再往後年延,實為可惜!」 試著準備考試的這段期間,要重新複習國文、生物、普化、有機化、英文這些大學科目,而普化、有機化這兩者,是我在大學時期最無法聚精會神學習的科目;生物雖然不至討厭,但重新學習與背誦相當無趣;唸起來歡喜的唯國文與英文,可以不斷複習與練習。可考試需要的是所有科目都要達到一個水準之上,否則總分相同時依序比著重科目依然會落選。於是乎,我必須在上班以外時間內重學這些科目,甚至要加強不熟或無趣的部份,而讀著讀著,總是昏天暗地,一明眼又不知是何時。 思考到這,我便查詢了各家課程綱要,而有許多部份是我當初意想之外的安排,更覺若真如原設想,勢必學習過程中要費一番功夫在應付考試上,課程中還有一些先前已讀過的科目(雖皆及格,但實話說還不甚熟稔),而我是非常討厭應付考試的,亦不想在我覺得索然無味的課程再重踏一次路程,真不得已也,有無力感。 人生此來一遭,肉身有其絕期,何不把握現有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據自己的想法學想學的東西呢?學習的路何其多,人的價值為何一定要走上規定的途才能被證明?人就在這裡,若不願被綁縛,須開創自己的路。 去吧!把時間浪費在心裡覺得更美好的事物上吧!讓心煩悶無味之事,不去做也罷! 或許,改從所及先開始吧!而其餘時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