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7的文章

語言列表的各語言翻譯

常見許多軟體或網站中會列出許多語言給讀者選擇,用來顯示對應的文字方便其閱讀。 這邊簡要討論翻譯到這樣的語言列表時,該怎麼翻比較好?是要翻譯成某某語呢?還是某某文?抑或是如何呢? 以下正文開始。其實今日較主流的大語言,都有屬於自己對應的文字體系,不過也有些語言因為統治政權的更移,而改變了採用的文字體系,所以心中要有個概念:一個語言,可能有多種文書寫法。 例如越南語,在法國殖民前,文字體系採用漢字改來的喃字,後來才有拉丁字母演變而來的越南文字;還有蒙古語,以前用蒙古文,但後來受到俄羅斯的影響深,改用西里爾字。 又例如塞爾維亞語,同時有拉丁字體系和西里爾字體系兩種。注意到拉丁字和西里爾字是最常拿來表述其他語言的文字,所以要記得這裡講的不是拉丁文和西里爾文,而是單指字。 所以基本上,翻譯方式如下:先直接翻譯成某某語來表達語言,若這個語言有文字體系上的變異,後方再補上某某字來表達。 範例: Japanese => 日本語 因為其目前的語言文字體系可直接對應到日文系統,所以就直接說「日本語」即可結案。 Vietnamese => 越南語 目前越南的官方文字寫法就是越南文,無須特別表明文字。 Serbian Latin => 塞爾維亞語拉丁字 Serbian Cyrillic => 塞爾維亞語西里爾字 同一個語言目前有兩種文字體系,所以要表達出文書表記寫法。 Uzbek (Cyrillic) => 烏茲別克語(西里爾字) Uzbek (Latin) => 烏茲別克語(拉丁字) 與上述塞爾維亞語同理。 Norwegian Bokmål => 挪威語書面文,或挪威語巴克摩文;前者為意譯,後者為音譯 Norwegian Nynorsk => 挪威語新挪威文,或挪威語耐諾斯克文;前者為意譯,後者為音譯 書面的挪威文形成於丹麥統治時期,受丹麥語的影響很大,可理解為書面記錄專用的「文言文」;而新的挪威文完全基於挪威民間口語,和丹麥語差別較大,可理解為口語上的「白話文」。 Chinese (traditional) => 漢語(傳承字)或漢語(正體字) Chinese (simplified) => 漢語(簡體字) 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從久遠以來就一直有一個字多種寫法的問題...

文言文與白話文

圖片
如果連文言文是什麼,白話文又是怎麼來的都不知道,那麼還真不知道到底是怎樣討論起來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玄奘譯 歐陽詢書 以下簡述給各位稍稍參考: 凡一語言,都是口語先形成,而後來才有了文字。漢語也是一樣,先有語言對話,才有了漢字。 但漢字起初都只有生活周遭的象形字,比起口語的音節還少,即使有些字開始對上語音,還是無法完全將語言逐字書寫下來。 隨著漢字的成長,能描述的意義越來越多,書寫上逐漸可以用這些漢字組成有意義的表達文句,這就是「文言」文,即是「書面用」語,和白話的語言依然不同。 在漢字有了更多形聲字後,漸漸可以和官話(即今日國語的前身)口語相對應了(閩語、粵語之類其他漢語分支還不行),但讀書人還沒那麼快習慣我手寫我口。後來近代有了所謂白話文運動,逐漸捨棄以往書面用的「文言文」,改以官話的「白話文」書寫,這就是白話文學的由來。換句話說,所謂的文言文也可以說是「舊書面語」,而白話文也可以說是「新書面語」。 註:粵語後來創造了許多形聲字,用來描述口語中先前尚未有漢字的詞語,所以粵語目前亦可以寫成口語;臺語則未經歷類似的造字運動,所以要將臺語完全描寫成白話文字,主流還是以教會系統的羅馬字去寫尚未有漢字的詞語。 所以文言文根本是假議題,它是現代漢文學的本源,如果想深入瞭解漢文化,就絕對離不開文言文。 當然,如果只想把學習漢字當作日常溝通工具,那麼只看、只學白話文學也沒什麼問題。 就看國語文教育的「根本目標」為何。 延伸閱讀 1. 莊萬壽【 告別文言!從白話文教育走向現代文學之路 】 2. 白川靜《 漢字百話 》

GNOME Shell 輸入整合的缺陷

圖片
目前手邊沒有相關擷圖,這邊直接取用 Wikipedia 上的資料給大家瞭解 以前還沒進入 GNOME 3 或 KDE 4 的時代前,ibus 為輸入法提供面板程式,讓各輸入法可以自由擺放圖示,而一般正體漢字輸入法都具備「中英狀態」和「全形半形標點」兩個圖示。 GNOME Shell 輸入法指示器 因為目前 ibus 的面板程式在 GNOME 下不會顯示之故,剩下右上角的 GNOME Shell 指示器,只能顯示出一個字,所以漢字輸入法都顯示「中」或「英」來指示輸入法狀態是中文模式或英文模式,但全形半形標點就無解了。 GNOME Shell 輸入法指示器選單 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去點下指示器打開選單查看,使用者只能自己憑空記憶,沒有提點指示的地方。 ibus-chewing 的系統匣圖示 ibus-chewing 另外提供了系統匣做提示,用一個圖示同時表現出中英狀態和全形半形標點,圖示中央偏左顯示中英,右下角用滿月跟新月暗示全形半形。不過 GNOME 3.26 將預設移除左下角的系統匣顯示,使用者想看系統匣時要另外去 GNOME Extension 網站安裝相關的擴充套件,例如 TopIcons 。 所以,瑕疵就是目前這些中文輸入法在切換中英狀態後只能從右上角的小地方看出來,如果螢幕很大時會是個麻煩;再來是切換全形半形狀態(例如按下 Shift+Space)時,根本看不出來狀態改變了沒,只能實際輸入看行為。 ibus 輸入法切換時跳出的選擇視窗 不過 GNOME Shell 的優勢就在於可以不限制在右上角的小區域裡,像是按下 Super+Space 鍵切換輸入法時可以直接彈出這樣的視窗讓使用者看著切換。所以,如果能加入類似的切換中英狀態視窗、切換全形半形狀態視窗,那麼也就沒有必要放在右上角的小區域裡了。 期待有一天可以看到這樣的發展啊!

邁步

圖片
目前這為期二年的 PGY 訓練計劃結束了,終於能喘口氣休息一下。 很久沒碰自由軟體的東西了,這兩年來幾乎就是單純的用戶而已,少有貢獻。最近看到常用的 Shotwell 、LibreOffice 開始出現不少英文,就覺得慚愧。說到此,就大致簡述一下目前手邊經手的自由軟體翻譯狀況,還有未來的想法。 B Gilmore -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CC BY-NC-ND 2.0 我想趁著這段喘息時間,出去走走,看看臺灣各地的朋友。而原先希望約兩個月左右的歇息後,一邊實行一直以來的目標、想法,一邊拿來讀書、譯書。然而,結束工作之後,也就失去了收入,麻煩的是每個月還有生活開銷,也還有學貸要繳,如此便不能一直沒有收入,至少得找個能支應花費的打工。所以,預計九月底開始會開始打工,而剩下時間再拿來利用了。 手邊維護的自由軟體翻譯有不少,概略來說,就是我自己常用、喜歡、覺得重要的軟體,其中以 GNOME 專案旗下為大體,再來就是 LibreOffice,最後是 Blender;其餘就是我覺得很好,但其實之前我也沒什麼時間碰的軟體。 近期主要的想法: 第一就是幫助很久沒碰的 GNOME 專案各軟體趕一些翻譯,尤其以我常用、喜歡、覺得重要為主,包括 GNOME Software、gnome-initial-setup、Shotwell、gThumb、Pitivi、Sound Juicer、Rhythmbox 等。再來是補完一些 freedesktop 下的翻譯,例如 packagekit、colord、appstream、fwupd、pulse audio 等。此外,很重要的是自由軟體基金會下 GNU 網站相關理念思想文章的逐步校對、補完,八月翻譯了《自由軟體與非自由軟體的類別》,後續也會再往前推進(至少一個月一篇)。 第二則是翻譯《Design with LibreOffice》一書,打算分成三個階段,先將譯文初步完成,全部校閱過後,再增補中文相關內容進去。這是我在軟體自由協會開會時的個人提案,必定優先執行以求早日達成。目前正在初步翻譯階段,已翻譯好第一章;而等成果大致出來時會請一些朋友先行閱讀也順便校閱、給意見。經估算,一章如果以工作心態持續翻譯可以三天內完成,十六章就大概兩個月內可以完成;但實際上會倦怠,然後去做別的事或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