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無所謂簡體字的年代,漢字本身就可分為正體字與異體字。 過去漢字還沒有官方規範前,一個字可能很多寫法,為了方便流通與做政績,官方就找有學識的人來指定標準寫法為「正體」,唐朝的某些年代則用「定體」一詞 [可參見漢學家白川靜《漢字百話》著作]。 而正體的正,是正規、標準的意思,並非指正統;其餘的非標準寫法就稱作異體,包含各種可以表述出同個字的其他寫法字,簡化字則是其中的子集。所謂「正體」一詞,就是為了統整多個表同義的漢字寫法,從中挑選一個作為官方承認而定的規範寫法,本來就會因為時代、地區、政府不同而有所改變。 中國大陸後來刻意對大多數漢字以形聲方式作人為的簡化創造,也稱之為簡化字,或者簡體字。而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漢字系統,因為主要推行簡化字之故,所使用的整體漢字系統方案都被稱之為「 簡體中文 」, 除了簡化字外也涵蓋未簡化的正體字 ,也就是那些仍未被簡化的古典正體字,這是因為並非所有的字都可以簡化,而前述這兩類字中國大陸都有訂立各自的規範寫法。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 如果前朝的正體字是樹木的主幹的話,中港臺三地就是各自生出了自己的分支發展、維護下去 。 那麼 臺灣用的漢字怎麼稱呼? 在臺灣所使用的漢字,理當遵循臺灣標準,稱「 臺灣正體 」是最直覺的,這就跟國語文競賽,或是正式文件中要求你「請以正體字書寫」一樣直覺。對於 Traditional Chinese 一詞,由於臺灣地區不推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因此對臺灣人而言就是指「以正體字書寫的中文」,即「正體字中文」,簡稱為「 正體中文」 。 臺灣正體字寫法也不盡與傳承的古典正體字相同,仍有些字或多或少寫法不同的。但只要因循臺灣官方規範的正規寫法,就是臺灣正體字。 而中國大陸官方所規範的整套簡化字、非簡化字方案寫法 ,也異於古典正體,因此中國政府 另外改採用「規範字」來稱呼 。 說著臺灣正體字也不完全符合康熙字體,或是寫法不符合原始造字原則云云,所以不能稱為正體中文的人,搞錯了時間、地點,反以過去古代正體為正規標準,這無疑是對正體二字的嚴重誤解,因為正體字如何寫取決於其時代背景與政治環境。 雖然也有相對於簡體中文,而將傳承下來的古典正體漢字表達為「繁體中文」的說法,但這是以簡體的觀點出發來看而稱呼。由於未簡化字的筆劃比起簡化字更「繁瑣」、「繁雜」、「繁複」,所以用「繁體」來取代過去「正體」之名。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