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先入為主
最近看到談國語配音的影片,說到大眾心理的「習慣問題」、「先入為主」看法會影響聽者對於配音的看法,例如小時後習慣聽國語配音的哆啦A夢,長大聽到日語配音就很不習慣;或是聽日語配音時心中就開一個美好濾鏡去聽,例如同一配音員以相同聲線詮釋同個角色,分別配了日語版跟國語版,結果竟然引來不少人批評國語版配得很糟。 其實翻譯也是一樣。 同一個外來詞語,只要前人有翻譯過,無論翻譯得好不好,總之只要大家習慣了,一看到新譯詞就會倒彈。 或是相同意義的詞語,單純抽換詞面也會引來批評,就算你換的詞是字典裡有的,臺灣人也都看得懂的,依然會有先入為主的習慣問題發生。 這類翻譯的回饋意見,全然只在「我看了不習慣」,基本上沒有什麼理據。 翻譯本身是個創作過程,本來就會帶有譯者的原創性,只要合乎「信、達、貼」,無疑都是好翻譯。甚者,以自由軟體翻譯為例,後譯出者在翻譯的品質上絕對能先譯出者有更好的翻譯,因為這群譯者能從自身的使用狀況、當下相關的背景知識中看出先譯出者的不足處或錯誤處,當然也就能得出更適當的翻譯並改善之,這是自由軟體翻譯的一大優勢。 然而,普遍習慣者基於「我看了不習慣」的先入為主看法,反對後譯出者改善的翻譯, 在我看來是可譏的。我認為,習慣可以重新塑造,翻譯亦然。以佛經翻譯為例,現代除了藏語經典外,更有了南傳巴利語經典可以與漢譯本對照,更展開了全新的佛經翻譯校對時代,許多過去劣質的翻譯也一一被檢視出來。如果堅持墨守成規,我認為對於翻譯事業的改善全然無益。 君不見清末嚴復提出之「天演論」被「進化論」取代,「羣學」被「社會學」取代,足可見即便依漢語習慣譯出的詞在延續上也不見得都能勝出。 順帶一提,嚴復提出的「信、雅、達」原則,我認為遠不及思果提出的「信、達、貼」原則要好,「雅」的原則在我看來根本沒什麼意思。假設你在翻譯一本小說,某角色講話很粗俗,甚至不大識字,那麼你把他所說的語句與用字遣詞都譯得很「雅」好嗎? 所以,能貼合原作者意境、語法、行氣、性格才是重要的。嚴復自身提出的翻譯時至今日絕大多數都被取代,我還真不知道有哪些譯詞是嚴復留下來的…… 建議讀者有興趣可以去讀讀思果探究翻譯的作品。 深入閱讀 〈 言論自由能夠讓社會進步嗎?百年之前,一位中國翻譯家的理想 〉 梁曉遴 著 〈 我們能把語言純化嗎?-中文裡頭的「和製漢語」 〉麻瓜的語言學著